1-1What is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y?
永續發展之特性係屬跨領域、跨國性及跨世代,在跨領域上,需具系統整合的觀念,且各領域亦需有明確的政策、目標及行動綱領包括下列各領域:水資源、土地資源、海洋資源、生物多樣性、能源、經濟、農業、環境技術、企業永續經營、社會、城鄉發展。為了瞭解邁向永續發展之整體進展,經常藉「永續指標」作為評估工具。基本上,永續發展之內涵係以生態保育及天然資源的永續利用為基礎,其精神為追求永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間之平衡。
1-2How c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ies grow economical?
人類在地球環境中生存,且持續之發展,是各世代人的願望與基本需求。永續發展是希望儘量以可行和創意的方式,活用並善用資源環境,以滿足各世代人的這項要求。而推動有限資源的約制使用,兼顧目前技術狀況、人口數量,以及生物圈承受人類影響的能力。換言之,永續發展係認知資源的有限性、不均勻性和脆弱性,而追求其「睿智使用」,使資源盡量再生利用,不致浪費,並發揮其長期及最大的效用
1-3How ar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ffecting the earth?
生態足跡的重點不在強調「事情到底有多壞」,而是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麼做才能保障地球的容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了解生態的限制可以使我們的永續性策略更有效且更有價值,在這一點,生態足跡分析得以協助我們作明智的抉擇,一個以自然為依歸的抉擇
1-4What is pollution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污染是一種環境的化學或物質改變 對人體或其他活著的有機體有害 污染會進入自然環境 像是從火山爆發或藉由人類的活動 像是燃燒煤和汽油 對付污染要從預防做起 像是多種樹 因為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同時又可以淨化很多的污染氣體,像鹽酸、甲醛、二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甚至一些有機的氣體都可以吸收
1-5Why do we ha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人類為了延續生命並滿足生活的各種所需 不斷的開採地球上的資源 但在追求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品質的同時 人類也間接或直接的造成了一些環境問題 像是人口成長問題 不可續資源的利用 等等 這些環境問題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雖然很多人不自覺 但影響卻無所不在
1-6What are fou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一.依靠太陽能
太陽所產生的光和熱 是帶給地球多采多姿生態的原動力 因為有太陽源源不斷的向地球傳遞能源 植物才得以進行光和作用 將太陽能轉換為自身的養分 而動物再藉由攝取植物 從而得到自身活動所需之能源 所以太陽能可以說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基礎 現今我們直接轉換太陽能的方式有兩種 1收集熱能 像是小規模的民生利用方面 便是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太陽熱水器 較大規模方面則有所謂的集熱式太陽能發電廠 2轉換光能 像是利用所謂的太陽能電池板來將光能直接轉換為電能
二.生物多樣性
物多樣性除了驚人的層次與複雜度外,更是維持地球環境及人類生存的必需我們可以從幾方面來看。首先是生態方面的價值,例如:森林及植物可以 保持水土避免澇、旱災。許多生物也是維持自然界物賀循環及穩定的基礎。例如:過去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因動物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而得平衡。現在人類利用石油燃燒產生動力,大量釋放二氧化碳,又大量砍伐森林,難 怪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造成全球氣候暖化。還有,大氣中的氮、土堪中的氨、硝酸鹽等植物 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是靠許多微生物的作用而維持平衡。動、植物死亡後的屍體要靠分解者的分解重歸自然,否則地球早已被屍體蓋滿。另外,許多植物的繁殖也需要靠昆蟲或鳥類為它傳粉,一但這些不起眼的生物絕種,所有靠它傳粉的植物也將絕種。
三.養分循環
包括水循環 氮循環 碳循環
水循環於天氣系統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水透過蒸發作用、蒸騰作用、凝結、降雨循環。
氮是蛋白質的重要元素。植物是不能直接使用於空氣中的氮氣,氮必須要以硝酸鹽的形態存在於泥土間才能被植物吸收以製造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動物以植物作食物,牠們消化植物蛋白質成氨基酸,然後透過同化作用,用氨基酸製造 自己的蛋白質。
碳是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成份,這些有機化合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是生物組成部份之一的蛋白質。空氣含有0.03%二氧化碳。植物透過光合作用把碳從大氣中移走,而這些碳最後會透過呼叫吸作用返回大氣裡。植物每年大約會從空氣中移走三分一的二氧化碳,而海洋和火山會從大氣中移走碳或把碳加進大氣中。
四.人口控制
人類影響環境的原因,主要在於人口激增。由於許多開發中國家土地退化,糧食產量趕不上人口增長,使得世界糧食供應日趨緊張。而森林是保持人類環境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更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人口過分增長勢必毀林造田、毀林蓋房......,結果使越來越多的森林資源受到破壞。還有人口的增長使能源供應緊張並且縮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時間。以及隨著人口的激增,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由家用燃燒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加嚴重。最後人口增長,會因呼吸、燃燒和工業發展使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增加,可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學煙霧事故。